|
| 1 | +--- |
| 2 | +layout: post |
| 3 | +title: "公网ip与内网ip" |
| 4 | +date: 2025-11-02T19:12:05+0800 |
| 5 | +description: "浏览器显示的是,cmd的ipconfig显示的是。" |
| 6 | +keywords: "公网ip与内网ip" |
| 7 | +categories: ['未分类'] |
| 8 | +tags: ['网络', 'Tcp'] |
| 9 | +artid: "154300711" |
| 10 | +arturl: "https://blog.csdn.net/yan_lai/article/details/154300711" |
| 11 | +image: |
| 12 | + path: https://api.vvhan.com/api/bing?rand=sj&artid=154300711 |
| 13 | + alt: "公网ip与内网ip" |
| 14 | +render_with_liquid: false |
| 15 | +featuredImage: https://bing.ee123.net/img/rand?artid=154300711 |
| 16 | +featuredImagePreview: https://bing.ee123.net/img/rand?artid=154300711 |
| 17 | +cover: https://bing.ee123.net/img/rand?artid=154300711 |
| 18 | +img: https://bing.ee123.net/img/rand?artid=154300711 |
| 19 | +--- |
| 20 | + |
| 21 | + |
| 22 | + |
| 23 | +# 公网ip与内网ip |
| 24 | + |
| 25 | +浏览器显示的是**公网 IP**,cmd 的 ipconfig 显示的是**内网 IP**。 |
| 26 | + |
| 27 | +#### 核心原因:IP 的 “内外分工” |
| 28 | + |
| 29 | +1. 内网 IP 是路由器分配给设备的 “内部地址”,仅在家庭、公司等局域网内使用,无法直接访问互联网。 |
| 30 | +2. 公网 IP 是运营商分配给路由器的 “公共地址”,是设备连接互联网的唯一标识,用于和外部网络通信。 |
| 31 | +3. 路由器会通过 “NAT 转换” 技术,让局域网内所有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 访问互联网,因此两者必然不同。 |
| 32 | + |
| 33 | +--- |
| 34 | + |
| 35 | +#### 补充说明 |
| 36 | + |
| 37 | +* 内网 IP 通常以 192.168.x.x、10.x.x.x、172.16.x.x-172.31.x.x 开头,是私有地址段。 |
| 38 | +* 公网 IP 是全球唯一的,可通过它定位设备的大致网络位置(如城市)。 |
| 39 | +* 部分宽带可能使用 “共享公网 IP”,此时浏览器显示的可能是运营商网关的 IP,而非路由器专属公网 IP,但仍与内网 IP 不同。 |
| 40 | + |
| 41 | +## 内网 IP 与公网 IP 详细区别对照表 |
| 42 | + |
| 43 | +| 对比维度 | 内网 IP(私有 IP) | 公网 IP(公有 IP) | |
| 44 | +| --- | --- | --- | |
| 45 | +| **核心定义** | 路由器分配给局域网内设备的专属地址 | 运营商分配给网络设备(如路由器)的公共地址 | |
| 46 | +| **分配主体** | 路由器(局域网网关) |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(ISP) | |
| 47 | +| **地址范围** | 192.168.x.x、10.x.x.x、172.16.x.x-172.31.x.x | 除私有地址段外的所有 IPv4/IPv6 地址,全球唯一 | |
| 48 | +| **使用范围** | 仅局域网内(家庭、公司等小网络) | 互联网全局范围 | |
| 49 | +| **访问功能** | 仅能访问局域网内设备,无法直接被外网访问 | 可与全球互联网设备通信,支持外网主动访问 | |
| 50 | +| **重复特性** | 不同局域网内可重复使用(如两个家庭都有 192.168.1.100) | 全球范围内不可重复,是设备的互联网唯一标识 | |
| 51 | +| **获取方式** | 设备开机后由路由器自动分配(DHCP 协议) | 宽带拨号时自动获取,部分为固定分配(静态公网 IP) | |
| 52 | +| **定位能力** | 无法定位具体设备位置 | 可定位设备所在城市、运营商等大致网络位置 | |
| 53 | +| **NAT 转换依赖** | 需通过路由器 NAT 转换,借助公网 IP 访问互联网 | 无需 NAT 转换,直接接入互联网 | |
| 54 | + |
| 55 | +以下是快速判断自身 IP 类型的实操步骤: |
| 56 | + |
| 57 | +* **查看 IP 地址范围**:通过`ipconfig`命令(Windows 系统)或`ifconfig`、`ip a`命令(Linux/macOS 系统)查看本机 IP 地址。如果 IP 地址属于 10.0.0.0-10.255.255.255、172.16.0.0-172.31.255.255 或 192.168.0.0-192.168.255.255 范围内,则为内网 IP,否则可能是公网 IP。 |
| 58 | +* **使用在线 IP 查询工具**:打开任意一个常用的 IP 查询网站,如[https://www.ipinfo.io/](https://www.ipinfo.io/ "https://www.ipinfo.io/")、[https://www.iplocation.net/](https://www.iplocation.net/ "https://www.iplocation.net/")等,网站会自动显示当前的公共 IP 地址。将此地址与通过命令查看的本机 IP 地址进行对比,如果不一致,那么设备使用的是内网 IP。 |
| 59 | +* **查看路由器设置**: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,找到 WAN 口(广域网)的 IP 地址。如果 WAN 口 IP 地址是公网 IP 范围,则说明路由器使用了 NAT 技术,将内网 IP 地址映射到公网 IP 地址,此时设备处于内网环境。 |
| 60 | +* **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**:从外部网络,如使用手机的 4G 网络,尝试访问该 IP 的某个端口。可以使用`telnet <IP> <端口号>`命令(或`curl/nmap`等工具),如果能够连通,则该 IP 为公网 IP,若无法连通,则可能是内网 IP。 |
| 61 | + |
| 62 | + |
| 63 | + |
0 commit comments